因工作需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教辅工作人员,招聘方案如下:
一. 招聘职位及要求:
招聘
岗位
|
招聘
人数
|
任职要求
|
教师
|
1
|
1.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无不良行为记录;
2.身心健康,自愿服从学校工作分配,履行职责;
3.全日制文科类大学本科,英语四级,熟练计算机操作,年龄35周岁以下(1990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本地户籍、有教师资格证(或计算机专业)可优先录用;
4.能胜任成人(老年大学)计算机教学、文稿撰写及培训项目策划、教研等社区教育工作。
|
二. 招聘流程:
1.公开报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网站https://www.wjhr.net和微信公众号“吴江开发区人才市场”以及学校网站https://tlcj.wjjyxxw.com、微信公众号:“wjtlcj63310851”发布招聘信息。在7月16日至7月29日(双休日除外)上午9:00—11:00,下午13:30—16:00到同里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同里镇时代路88号,便民服务中心大院内)北三楼同里镇社区教育中心现场报名。报名需携带本人报名登记表1份、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荣誉等,上述材料需要提供原件和复印件。报名时还需要提交4张2寸近期免冠照片。联系电话:0512-63132851、63310851,联系人:唐老师(16—18日),电子信箱:1744793219@qq.com;徐老师(21—25日),电子信箱:937139018@qq.com;陈老师(28—29日),电子信箱158082720@qq.com。
2.资格审查。由相关单位组织资格审查后确定参加面试人员,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3.面试。采用现场问答方式,现场打分,成绩采用百分制,面试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提出录用人选,报请上级部门审定。
4.体检。录用人选需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被学校录用。录用过程中出现缺额的,在报考岗位的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三. 其他事项:
1.对拟录用人员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确认没有异议后,由用人单位试用,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间不合格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聘用关系。
2.报名者须对照本简章规定的招聘条件如实申报,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则取消应聘资格,责任自负。
附件:报名登记表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2025年7月14日
学 校 简 介

学校成立了2004年,坐落于同里镇时代路88号(为民服务中心大院内),建筑面积 2500平方米。现有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43人。先后成功创建了“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江苏省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乡镇老年大学”、“苏州市优秀学习型乡镇”、“苏州市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和“苏州市优秀家门口老年大学”称号。
学校以党的二十大指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宗旨,紧紧围绕“全覆盖、强内涵、创特色、惠民生”的社区教育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人为本,开展“三惠”教育,服务地方建设。1.服务三农。学校与北联农服办、三港农副公司联办多期为农培训活动。2.助企成长。学校和开发区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及运河书院合作开展惠企培训活动。3.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紧紧围绕“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社区(村)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开设了公民道德、家庭教育、人文艺术、职业技能等免费课程,增强居民们幸福感、归属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乡镇发挥作用。
二、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和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在同里镇、江陵街道,共开设摄影、书法、舞蹈、智能手机、健康养生等25个专业42个班级。积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智慧社会治理,60周岁以上的老人累计学习参与近1000人次,进一步扩大开发区老年人学习需求和社区教育影响力。
三、努力打造品牌,扩大学习影响力。1.打造省级游学品牌项目。学校与湿地公园合推“亲近自然,乐享四季”游学项目,开设了“神奇的湿地、渔与耕、湿地重生”等课程主题。2.打造市级特色品牌项目。学校和开发区人力资源联合申报“运河书院·崇本学堂”品牌项目,以运河文化为基石,以崇本精神为引领,以“惠企教育、助企成长”为特色,为构建学习型吴江做出积极贡献。3.扩大学习影响力。鼓励各学共体团队参加各类比赛、展演和公益活动,及时、准确在“学习型苏州、市终身教育学会、悦学吴江、吴江日报”等公众号(媒体)发布、转载各学共体的学习动态和信息,扩大学习影响力和再生力,为倡导全民终身学习,助力吴江“乐学之城”建设。
四、积极选送参评,提升队伍能力。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论文(征文)、课题课程、“四星”等申报、评选评比活动。还认真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读本,积极推广“江苏学习在线”学习,认真参加市、省两级社指办中心社会教育项目、课题研究及微课程评比,积极申报苏州市民学习苑和省级游学品牌项目建设,已获得国家级评选1个,省级2个,大市级2个,区级1个,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