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是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防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以及外语系、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4个教学系、部、中心。学校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295余万册。 
  学校具有“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本科招生专业5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3个。学科专业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11个、国防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11个。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3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804人,教授395人,副教授508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6人),博士生导师3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1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 计划”) 基地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6个。各类在校生27614人,其中本科生14350人,各类研究生8240人,外国留学生856人。学校是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
 
  学校以精英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推动、打造品牌”战略,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创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流的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亚太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国际无人水下机器人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逾千项。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开创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创业教育新模式,与社会企业捐款联合设立大学生校企千万创业基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学校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6年位列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量连续两年名列黑龙江省第一名。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继2006年获得教育部本科评估优秀评价之后,2009年和2010年,学校分别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和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均获“优秀”评价。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9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凝炼前沿科学研究方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能力持续增强,科技产出水平不断提高,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60余项。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和产学研合作蓬勃发展。2012年科技经费到款7.60亿元,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法国矿业联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茹科夫斯基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25个国家100多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高校。学校与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学校每年资助一大批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国际科技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传承历史谱新曲,励精图治铸华章。60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当前,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机遇,强化特色,继承创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正在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序号

本科专业

人数

序号

本科专业

人数

1

船舶与海洋工程

252

26

电子商务

30

2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33

27

工商管理

30

3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46

28

公共事业管理

25

4

给水排水工程

26

29

国际经济与贸易

30

5

工程力学

58

30

金融学

62

6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25

31

经济学

28

7

土木工程

57

32

材料化学

28

8

轮机工程

67

33

材料科学与工程

55

9

热能与动力工程

201

34

材料物理

26

10

测控技术与仪器

62

35

化学工程与工艺

103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5

36

环境工程

26

12

生物医学工程

27

37

电子科学与技术

57

13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32

38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30

14

自动化

131

39

数学与应用数学

30

15

电子信息工程(水声)

116

40

信息与计算科学

28

1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1

41

英语

79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4

42

法学

31

18

软件工程

63

43

政治学与行政学

23

19

工业设计(理工类)

25

4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

19

20

工业设计(艺术类)

18

45

船舶与海洋工程(俄)

19

2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89

46

船舶与海洋工程(英)

15

22

电子信息工程

149

4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澳)

22

23

通信工程

89

48

金融学(澳)

5

24

微电子学

30

49

金融学(英澳)

51

25

信息对抗技术

25

50

核工程与核技术

213

 

 

 

 

       

2979

序号

硕士专业

人数

序号

硕士专业

人数

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105

3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0

2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7

32

设计艺术学

12

3

流体力学

16

3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1

4

工程力学

1

34

电路与系统

10

5

固体力学

2

35

光学工程

7

6

动力机械及工程

30

36

通信与信息系统

104

7

工程热物理

2

37

信号与信息处理

83

8

轮机工程

43

38

产业经济学

7

9

热能工程

10

39

工商管理硕士

52

1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8

40

管理科学与工程

23

11

导航、制导与控制

68

41

国际贸易学

7

12

电机与电器

1

42

技术经济及管理

8

1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

43

教育经济与管理

30

1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0

44

金融学

21

15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7

45

企业管理

32

16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

46

材料加工工程

7

17

精密仪器及机械

23

47

材料物理与化学

1

18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84

48

材料学

23

19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2

49

环境工程

4

20

生物医学工程

2

50

应用化学

6

21

系统分析与集成

1

5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4

22

系统工程

6

52

英语语言文学

44

23

声学

3

53

经济法学

45

24

水声工程

76

5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7

2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1

55

社会学

7

26

计算机系统结构

16

56

思想政治教育

21

27

计算机应用技术

120

57

应用心理学

9

28

车辆工程

5

58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1

29

机械电子工程

49

59

核能科学与工程

35

30

机械设计及理论

18

60

体育教育训练学

12

 

 

 

 

       

1462

序号

博士专业

人数

序号

博士专业

人数

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25

13

系统工程

7

2

流体力学

8

14

水声工程

17

3

工程力学

3

15

计算机应用技术

128

4

固体力学

12

16

机械电子工程

27

5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3

17

机械设计及理论

31

6

动力机械及工程

4

18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4

7

轮机工程

7

19

通信与信息系统

46

8

导航、制导与控制

18

20

信号与信息处理

23

9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

21

管理科学与工程

35

10

精密仪器及机械

2

22

材料学

28

1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0

23

思想政治教育

10

1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5

24

核能科学与工程

10

 

 

 

 

       

486

苏ICP备06007559号
Copyright 2003-2013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网站客服邮箱:service#wjhr.net